第1课 《消息二则》1.文学知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2.消息:是用归纳综合的叙述方式,比力简明简要的文字,迅速实时地报道海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配景和结语五部门组成。
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发表》1.文学知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现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门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建立的,于1901年首次发表。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宁静五个奖项。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先容了首届诺贝尔奖发表的时间、所在、获得者和原因,并增补说明晰诺贝尔奖的资金泉源、资金治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知识新闻特写:是指接纳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形貌作为主要体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门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局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某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接纳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历程以及发生的回声,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行动的优美,具有浓重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发动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满之感。
第4课《一着惊海天》1.文学知识通讯是运用叙述、形貌、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形貌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的分类:它包罗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乐成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接纳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乐成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宁静》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体现出的以致隐藏的问题,作者揭晓自己的看法,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看法。简朴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1.文学知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揭晓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基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形貌 )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来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纪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由,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刻意和高贵的爱国主义净胜。
(四件事:为“我”添改课本为,“我”纠正剖解图,体贴“我”的剖解实习,向“我”相识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思想变化:匿名信事件、看影戏事件)本文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来往。暗线:爱国情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1.文学知识文题中的“回忆”是“回首”的意思,“我的母亲”即指作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本文是朱德在获得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情感真挚、文笔朴实的回忆录。
题目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回忆录 是追记本人或他人已往生活履历和社会运动的一种传记文体。
其主要特点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接纳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历程,也可以记载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形貌、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华美。2.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文章思想内容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美了母亲勤劳朴实、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纪念和务必崇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要以效忠于民族和人民、效忠于党来酬金母亲的刻意。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1.文学知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宁静》《复生》等。文章以中心人物为题,点明晰写作工具,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形貌人性化的心田激动著称。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运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运气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描画见长,擅长用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代表作品有《三作家》《罗曼·罗兰》《一个生疏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乐成的秘诀》。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一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奇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第9课《漂亮的颜色》1.文学知识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主要作品《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艰惆怅程,深情地赞美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坚守和乐观的态度。
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1.文学知识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形貌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划分<别后忖量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磨难履历的“背影”的形貌,充实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情感。第15课《白杨礼赞》1.文学知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运动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配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辛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努力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破裂的局势,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辛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赞美抗战军民奋不顾身、坚持奋斗的精神)(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通常本文的主线。(4)主要内容:本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形貌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向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赞美他们质朴、坚强和力图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情感。
3.重点句子(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情感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瞥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泛起了。“我”的情绪由“恹恹欲睡”到“惊讶”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热潮,眼前的景致由“单调”的高原,忽又泛起了奇峰。
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确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泛起起了渲染作用。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识。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藐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现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竣事全文。第16课《漫笔两篇》1.文学知识《永久的生命》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今世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我为什么而在世》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1950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2.重点问题(1)《永久的生命》最后一段说“我们相识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以为“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答: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2)《我为什么而在世》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答: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大思想家。第17课《昆明的雨》1.文学知识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医生”。2.主题思想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纪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单元第18课《中国石拱桥》1.文学知识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作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他还到场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2文体知识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效,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种别、列数据、作比力、绘图表、下界说、作诠释、打例如、摹状貌等。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须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生动见长。3.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详细先容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奇特缔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生长,赞扬了我国劳感人民的智慧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19课《苏州园林》1.文学知识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书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先容苏州园林景致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漂亮、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明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良好的艺术缔造力。4.艺术特色总分联合,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归纳综合,即“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突出了它的结构、配合、映衬、条理等方面的特色。
最后再说明其他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总体特征。对苏州园林的先容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精密联合,思路清晰。
全文不是笼统地说明先容,而是始终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举行说明。第20课《蝉》1.文学知识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2.文章主旨本文两个部门主要先容了蝉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蝉蜕皮的历程,形貌了蝉产卵状况以及蝉孵化成幼虫时的生物习性,展现了蝉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抒发对蝉经由艰辛劳动才换来短暂欢喜的由衷赞叹和同情。第21课《梦回富贵》1.文学知识毛宁,我国书画评论家。2.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结构和内容的论述,先容了北宋汴梁的生活面目,展现了一派繁荣情形,肯定了《清明上河图》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文关键词: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知识,第,贝搏体育app官网下载
本文来源:贝搏体育app官网下载-www.njaqtbz.com